拍品號碼 | 561 |
拍品作者 | 吳昌碩 |
拍品名稱 | 吳昌碩為李國松刻 朱文自用印 |
拍品材質(zhì) | |
拍品規(guī)格 | 4.6×1.5×1.5cm |
估價(元) | 100,000~110,000 |
成交(元) | 184,000 |
拍賣場次 | 印象萬千—金石篆刻專場 |
主辦單位 | 福建東南拍賣有限公司 |
拍賣日期 | 2016年05月22日 |
拍品介紹
印文:國松
邊款:岱生仿漢人印,苦鐵。
頂款:苦鐵。
說明:拍品原出自李國松家屬。
印面主人:李國松(1877~1951),字健父,又字木公、匏公,號盤齋,安徽合肥人。光緒舉人,好收藏,工詩古文辭。李鴻章之弟李鶴章孫,云貴總督李經(jīng)羲子。陳三立弟子,近代著名收藏家,其藏品多為國家級重要文物,現(xiàn)藏于上海圖書館、天津博物館等處。吳昌碩曾為其治印多方。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丁香花園,居二十年。喜閉門讀書,藏書處稱望云草堂、集虛草堂、肥遯廬。1940年捐獻震旦大學(xué)圖書館一萬八千余冊。此印于文革期間曾被抄沒,后返還家屬。此印邊款題“岱生仿漢人印”,為缶翁精刻,更兼名人自用,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。
吳昌碩(1844—1927),初名俊,又名俊卿,字昌碩,又署倉石、蒼石,多別號,常見者有倉碩、老蒼、老缶、苦鐵、大聾、缶道人、石尊者等。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(今湖州市安吉縣)人。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、書法家、篆刻家,“后海派”代表,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,與任伯年、蒲華、虛谷合稱為“清末海派四大家”。他集“詩、書、畫、印”為一身,融金石書畫為一爐,被譽為“石鼓篆書第一人”、“文人畫最后的高峰”。在繪畫、書法、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,在詩文、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。吳昌碩熱心提攜后進,齊白石、王一亭、潘天壽、陳半丁、趙云壑、王個簃、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。吳昌碩作品集有《吳昌碩畫集》《吳昌碩作品集》《苦鐵碎金》《缶廬近墨》《吳蒼石印譜》《缶廬印存》等,詩作集有《缶廬集》。